物流运输方案设计
[ 发布时间:2022-10-08 14:42:17 人气:]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国内汽车工业开始寻求新的竞争力,现代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来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物流的角度对企业零部件的运输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物流运输的设计原则和模式,并对汽车物流提出了一些建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制造商面临着降低成本的巨大压力,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源”通过优化物流流程,物流成本有很大的降低空间。汽车消费市场对整个行业提出了品种多样化、更新周期短、价格低廉的要求,汽车制造商普遍进行订单式,JIT对汽车零部件的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汽车零部件物流进行深入研究和非常迫切和需要的。
运输系统作为物流系统中重要的基本功能环节,占据了物流成本的很大一部分。由于传统的物流运输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物流运输系统的优化将带来相当大的物流成本节约。本文从上海物流公司的角度,研究了国内大型汽车公司零部件物流过程中的运输系统。
一、汽车零部件物流运输系统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汽车物流逐渐形成规模,开始有专业的仓储运输企业,但主要负责车辆物流,主要负责车辆制造企业本身或总经销商。由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批准汽车零部件价格时包括运费、包装费、车站设备等费用,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基本负责零部件运输、仓储、包装、汽车制造企业或总经销商一般提供大型零部件仓库作为供应商或售后物流配送中心。由此造成了如下弊端:
1.零部件供应企业有自己独立的零部件物流系统,使用自己的运输工具.仓库或出租给社会是不可避免的.资源利用率不足的现象;
2.与专业物流公司相比,物流成本较高;
3、产品的仓储、运输质损较高
目前,中国没有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所有汽车制造企业的工厂或售后物流,只有部分物流公司开始承担零部件企业的运输或仓储业务,以解决零部件企业自身能力的不足。
二、汽车零部件物流运输系统设计原则
对于汽车零部件物流运输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运输路线规划、运输方式选择和信息系统设计。为了保证整个供应链的高效、有序、低成本运行,运输系统的设计必须放在整个物流系统甚至整个供应链的设计中。结合汽车工业的特点,提出了以下运输系统设计原则:
1、运输系统的可靠性原则。在汽车零部件的物流运输中,适合集装箱运输的车辆、船舶和机车应优先选择运输工具,因为在长途运输过程中,集装箱运输的质量损失率最低,运输工具规格统一。在运输过程中,无需考虑运输工具的适当性,以便于路径优化。
2、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原则。运输系统的安全是保证物流运输的前提,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是保证运输安全性的首要条件,它包括人身、设备和被运货物的安全。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应首先了解被运零部件的特性,如重量、体积、贵重程度、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易碎、易燃等危险性),然后选择安全可靠的运输方式。
3、运输系统的及时性原则。运输时间和到货准时性是衡量运输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指标。运输时间的长短和到达的准确性不仅决定了零部件周转的速度,而且对生产的顺利进行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运输不及时,用户缺货,有时会给客户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