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别再买进项发票抵扣了,金税三期会罚到你破产
[ 发布时间:2016-12-30 03:06:05 人气:]
今年10月,国税金税三期启用以来,很多没有发生真实业务,而是从朋友公司或者直接从市面上买回来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销项税额的,都纷纷被国税的金三税务系统排查出来了,从而要求企业作进项转出。由此而要补交税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企业为数不少。
目前,大部分物流企业接受虚开增值税发票包括3种情形:
1、向甲方购物,通过甲方介绍或者同意甲方的安排,接受乙方开具的发票;(接受第三方开票);
2、购买甲商品,开具乙商品的发票;(改变商品名称开票);
3、没有购物,直接买发票。(完全虚开发票)。
上述3种情形,都是接受“虚开增值税发票”。 税务机关除经常性的进项认证、抵扣比对发现异常情况会进行检查外,总局“金税三期”风控系统对开票企业开票情况、受票企业进2项抵扣情况进行自动筛查,能够比对贸易公司“进项品名”与“销项品名”是否一致,开票与抵扣是否正常,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能力是否配比,开票金额增长是否异常,金额波动是否异常,等等。发现异常,就下发“黑名单”通知当地税局检查、核实。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税的金三系统还没有开放全部功能,就这样都查出不少企业逃税。假如到了金三税务系统功能全部完成开放,估计是一抓一个准,100%能够监测到。
据了解,税务机关通过金税三期征管软件预警评估系统,根据系统设定的指标,每月对企业各项资料进行数据信息和逻辑关系分析,将企业历史以来存在的涉税问题、环节、行为进行税务风险测定,筛选出可疑信息,进行预警评估,对重要信息进行双随机摇号稽查。
主要有十大指标,大家要注意了。
指标一:增值税收入与所得税收入不一致会导致预警
增值税申报的收入与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收入基本上应该要一致,若差异达到10%以上就会预警。因此,特殊情况下不一致了,应当说明原因。
指标二:存货扣税比异常导致预警
本期存货类进项税额占“本期应税、出口商品购进成本”的比重,理解成综合抵扣税率就可以了。
增值税最高税率是17%,最低是0%,综合起来正常的话,必然在0%-17%之间,如果突破了这个范围,系统就会预警,就也要说明原因。
指标三: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变动弹性异常导致预警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弹性是指纳税人当期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相比去年同期的变动关系。理想状态下,二者变动方向和幅度基本一致。
税务机关意图用该指标预警企业进销项变动异常情况,分析企业经营中的涉税异常信息。
指标四:预收账款占比过大导致预警
一般来讲,企业账面的预收账款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20%以上就容易报警。
指标五:所得税贡献率过低导致异常报警
如果该行业中的企业当年所得税贡献率低于本行业当年所得税贡献率预警值,则该企业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主营业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计算口径:所得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额/主营收入)*100%
指标六:大部分发票顶额开具,发票开具金额满额度高于90%会导致预警
指标七:资金或存款周转次数平均每月超过5次等3项风险点会导致预警。
指标八:发票开具后大量作废会导致预警。
指标九: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异常报警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分析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动情况、判断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少计主营业务收入等问题。
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低于行业平均变动率则企业可能存在少计、不计主营业务收入的情况,就会产生预警信号。
指标十:查账企业亏损预警
根据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情况,统计申报亏损的企业占全部查账征收企业的比例,用以分行业、分地区、分年度分析反映查账征收企业的所得税管理情况,连续三年亏损的企业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多排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的问题。
最后说说金税三期的意义和影响
金税三期主要做的事情是统一全国地税的征管系统,从系统层面来看,相对于现有的各省征管系统而言,主要的差别在于两点:
1、第一次在征管系统中建立了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将征管系统划分为面向组织的核心征管系统与面向自然人的个人税收管理系统;
2、将数据利用分析系统独立划分出来,作为单独的决策支持系统。